轻歌浪漫小说网>玄幻奇幻>汉末第一兵法家 > 第三百一十五章 隶书源流
    又是一日无聊行军途中。

    步人甲的事李孟羲不需要管了,关羽刘备两人去编了。

    关羽说没携行具迟迟未做好,昨日催了。

    李孟羲躺在车厢中,看着车厢顶发呆,弟弟穿着小号步人甲,带着头盔,如同一头小牛犊一样,用头哐哐往车厢上撞,嗷嗷叫,假装自己是猛兽,玩的不亦乐乎。

    说起携行具,这玩意儿非兵非甲,但对行军的重要X可一点不b兵甲差。

    行军,如果是正常走还好,杂七杂八的行囊扛着还是背着,区别不太大,但跑起来的时候,区别就大了。

    跑起来的时候,人身T向前移动,身上的行囊水壶,刀剑,乾粮袋什麽的,因为惯X,就向後荡。

    高中物理,动量那一节相关的知识有讲,将滚动小球碰撞时,假设,两个质量一样的小球相对滚动,这两个小球迎头撞到一起,会发生什麽?

    答案是,两个小球的动能抵消了都静止了。

    动能的公式是,1/2mv.v,也就是,动能大小,和物T质量有关,和速度有关。

    奔跑之时,是一整个系统,人往前,动能向前,身上挂的水囊粮袋一类的东西跑起来往後荡,动能的方向就向後。

    那麽,此系统,整T的输出动能是,人T做功的总动能,减去,向後荡的水袋粮袋,或许还有刀剑,或许还有被绑紧的被褥的动能。

    哪怕粮袋就一斤呢,很轻,人的身T质量假设为100斤,每跑一步,粮袋就往後荡一下,这以为,小小一个粮袋,多增加了百分之一的跑步效率损耗。

    因此,根据动能公式可知,急行军时,行囊绑在身上,绑的越紧,越固定,越少晃动,就越省力。

    依李孟羲现在的了解,士兵的装备按兵种不同,而略有不同。

    再有,分工不同的话,携带的装备也不同。

    军中十人一顶帐篷,十人一个煮粥的瓮。

    帐篷这玩意儿不是一般的重,几十斤,背着帐篷的人,再背别的,就吃不消了。

    同样,背着陶瓮和乾柴的人,负重也b别人多。

    解决的办法是,同什十人,不必十人背十张床铺,十人背八床,晚上八张床并一起,睡十个人。这样,背帐篷的人和背陶瓮乾柴的人,就不必再背稿席了,减轻了负重。

    生活装备,床铺,帐篷,煮饭的瓮,粮袋,水壶,或许士兵们还有自己的装换洗衣服的包袱。

    作战装备则有,刀剑,盾牌,弓弩,箭支,长兵枪戈之类的。

    携行具要携行的东西,就这麽多。

    李孟羲认真思考之後,他觉得,携行具得满足一个重要功能——防雨。

    军中现在没有太好的防雨措施,一场大雨如果下来,必须得停下紮营,让人进帐篷避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