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辆低调的青轴车停在一座小三进宅子前。

    瑾瑶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玲珑球:

    “从扣门到现在有多久了?”

    “回姑娘,差不多有一盏茶了。”金铃性子柔和,讲话声音也向来软软的。

    “有这么久了?”惊讶地坐直身子,撩开轿帘:

    “二哥,这是怎么回事啊?”该不会在吃闭门羹吧。

    年羹尧冷笑:

    “瑾儿别急,一会儿说不上二哥还能带你去逛一逛京城。”

    年瑾瑶菱形小嘴张成了O形,眼珠一转便高兴地笑了:

    “好啊,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去逛街呢!”

    兄妹这里是真心高兴一会儿可以忙里偷闲去逛街,旁边的下人可没这么好涵养,年嬷嬷从后面马车上下来,过来先给年羹尧兄妹请安。

    “嬷嬷免礼,怎么不在车上歇着?”对这个年家伺候四代人的老仆兄妹俩都要给三分薄面。

    “承蒙五姑娘怜爱,老奴还受得住。二爷,可是姑太太家有什么不妥?”

    “嬷嬷别急,想来姑母一时忘了我们要来拜访之事,在忙其他,再等等看不急。”

    他确实不急,左右丢脸的不是他们兄妹。

    娘家侄子侄女远道而来拉着一车的礼品探望姑母,还提前投了帖子进来,当天竟被关在门外吹热风晒太阳,这是哪门子的做法。

    这里又不是宁荣两府那种两家占了整条街的宅子,一条巷子进来十几户人家,现在都有好信的出来看热闹了。

    年嬷嬷向来平和的脸上出现怒容,深吸口气:

    “这个姑太太竟是越长越糊涂了,给娘家侄子侄女没脸,难不成她就有脸面了?这看这府里的做派也是个没规矩的,就是主人没发话让客人等,哪有在门外等的,这可真不像我年家出来的姑娘!

    之前离得远不知道,如今竟是合该庆幸离得远了,不然让人家以为我年家姑娘都是这品格,岂不是要把老太太都给气跳出来!

    幸好夫人有远见,姑娘们都放在一起养,从小请了教养嬷嬷,不然被这长辈带累除了咱们五姑娘几位姑娘估计都难嫁了!”

    大户人家的老仆说话做事都不一般,年嬷嬷这样生气主要是气姑太太在京城给年家丢脸。

    年家久不入京城,旁人都不熟悉,若从姑太太身上度量自家,那岂不是会认定年家人不知礼数,不值得交往?

    另年嬷嬷敢这样指责主子,是因为她曾是太夫人身边伺候的,教养过姑太太,就是如今当着姑太太面也能直接指出她做得不妥的地方,因为她的行为有可能丢已逝太夫人的脸,她这是为主伸张,并无大错。

    “嬷嬷消消气,许这只是门房自做主张,姑母并不知情呢。”年羹尧将瑾瑶轻纱轿帘拉好,这会儿附近人家已经有人出来打听消息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