轻歌浪漫小说网>网游竞技>大明总裁 > 第四十六章 朝鲜来宾
    汪国手眼中,敢情把崇祯当成神仙或是妖孽一样的人物了。也是,谁叫崇祯手上握有类似“发财宝典”这样的王牌呢!“信皇上,赚大钱”,这有点象后世的老鼠会口号,但是迄今为止,崇祯指哪哪赚,金手指例不虚发,因此这口号不至于在有生之年穿帮。何况还有王承恩这样一个即使在21世纪也算是妖孽一样的人物,想来工业革命也并不遥远。崇祯、王承恩和长平公主这样豪华的阵容,也许比17世纪人们脑海中的神仙不遑多让!

    长平公主得闲也在编写经济方面的读物,诸如《国富论》、《博弈圣经》、《资本论》这种经济书籍的混编普及版,要是让大明这些聪明之士掌握之后,却不知道他们会在这基础上发挥成什么样子。

    崇祯今日来了兴致,于是说道:“汪先生不必言什么神仙之道,子不语怪力乱神,神仙之说,信则有,不信则无。杜先生,你有什么看法,也不妨说说,在朕面前不可藏私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让学生讲,学生也试着理论一番。”,随即款款道:

    “汪同学所言,固是有理,不过只是言及事情的一面,另一面却是没有说到。自古‘言义不言利’者,盖乃重教化之功也。公开言利乃是一把双刃剑,只因利字当头,此闸一开,有如洪水猛兽,一个不好,势将冲垮仁义道德之大堤。当政者耻于言利者,有忌于此耳!至于如今骤行此策,学生以为原因有二。其一者,大明至今,仁义道德之大堤早已溃败。其表也,金玉在外,其实已败絮其中,上下莫不唯利是图,仁义道德不过掩人耳目,乃是官样文章。所以,表面上人皆言义不言利,实则已不可阻言利之滥觞,因此,莫不如干脆拿掉那块遮羞布,直言利益罢了。此节汪同学刚才已经提及,学生再说,实是有感天下人逐利之汹汹,虽有圣人之道教化人心,普天之下仍是物欲横流,诚为之一叹耳!”

    杜濬显然有点入戏,露出真性情一面,自觉失态,当下继续说道:

    “学生以为,言利的另一面就是,言利之后,何以将天下汹汹之逐利大潮导入正确之途。若只是言利而不能示以利在何处,口惠而实不至,则言利何益!还不如“言义不言利”有教化之功。所以此乃一着险棋,须有合适的取利之途,否则言利只会助长巧取豪夺,天下人心只会更加险恶,黎民百姓将无噍类矣!所幸皇上手中仿佛有数不完的生财之道,而且皇上本可独家生财,但皇上绝不独专,而是与天下有资财者合股取利。天下之资财,引导得法,则利国利天下。若是天下资财无处可谋利,则不外乎仍是囿于兼并土地和高利贷之利,则真可谓与民争利也。所以。皇上以利破局,乃是有了‘与民增利’之良策,方能行这着险棋。‘与民增利’,此‘增’非彼‘争’,乃‘增加’之‘增’也,比之‘与民争利’,乃是天壤之别。若无种种生财之道,皇上此策怎能施行!因此学生佩服皇上棋行险着,但是险着之后又有厉害的后手,一招连着一招,环环相扣,从而可使天下之财为天下所用,而不是贫者愈贫,富者愈富。至少可以预见,来日必是贫者亦富,富者更富,则天下致治可期。此乃皇上提出‘共同富裕’之精义也!”。

    崇祯听了杜濬所言,没想到这书呆子看似痴人一个,心中也是大有块垒。想后世改革开放,同样是泥沙俱下,经济固然发展,伴随着拜金主义横行的结果也是道德沦丧,几至于老太讹诈恩人的桥段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。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,放出“贪婪“这个魔鬼,礼仪之邦何所存焉!

    崇祯听罢,连连点头,转头目视钱谦益,说道:

    “钱爱卿,有何高见?”

    “老臣听了汪杜二位先生所言,深自佩服。也不妨拿棋局之理说说老臣感受。老臣以为,为政之道,亦类似于棋局,须得顺势而为。执政者推行新政新策,莫不基于良好愿望,比如王安石之施行青苗法,但是青苗法执行之时便即走样,致使新法反而扰民助贪。如此,虽有良法,若无基层之响应和忠实执行,反过来甚至可能是暴政。正如围棋之精要,便是处处争先手,所谓先手,就是下出对手必应之棋。老臣观皇上每布一子,天下都不得不应,而且应手皆在皇上的预想之中,说是按照皇上安排好的顺序应棋,也毫不夸张。试举番薯推广一例,回想昔年同样是推广番薯,结果雷声大雨点小,最后多数走走过场了事。而此番推广,其一是由讲习所短训班对县级吏员直接强制推广,其二又有‘猪肉炖粉条’和‘鸭血粉丝汤’作为诱饵,强制与利诱之下,老臣断言番薯必然在大明治下处处播种,断无昔日应付之事。”

    崇祯没有想到钱谦益这老官僚连后世《博弈论》的观点也讲得出来,心道这明朝的大腕可真不是省油的灯啊!不过钱谦益不知道后世三年自然灾害,那场缘起于粮食战略失误的粮荒,后来就是靠大种红薯才度过粮食危机的。崇祯对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买米搭配红薯依然记忆犹新。大明现在处于最大的粮食危机之中,而除了粮食大涨之外,经济又由于货币紧缩而萧条,这个情况下,大明若是不首先解决粮食危机,什么都无从谈起!所以不能不借助番薯度过粮荒。钱谦益如今当工部尚书的第一要务就是劝农,在讲习班上,钱大人可谓苦口婆心,把种粮大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甚至把番薯夸得象花一样,也着实难为了这位风雅之士。

    那钱谦益说到酣畅处,意犹未尽,接着说道:

    “皇上组建四大股份公司,嗯,好像以后的股份公司都是如此,都是特意邀请地方上的的缙绅望族合股,有此四大股份公司滚滚赢利之榜样,其他各地的士族缙绅工商阶层也纷纷闻风而动,这些人能动起来,由此可知皇上之‘共同富裕’计划必获成功。老臣只见皇上每落一子都在棋局急所,都是非应不可,使得整盘棋局皆按皇上的调子行棋,如此,天下棋局,尽在掌握矣!老臣不欲拍皇上马屁,但是老臣观古来为君之道久矣,老臣不得不服!惟愿皇上不因老臣之言而心生骄恣,只当论棋之闲话。老臣愚钝,愿为皇上之一子,无论占地甚或作为弃子,苟利皇上之棋局,老臣皆是无怨无悔!”

    崇祯听了钱谦益之言,心中大是受用,学生几句颂词的价值哪能跟钱氏的马屁相比,顿时便有几分飘飘然。然则转瞬之间明白钱氏之鼓励用心良苦,现在实无骄傲之理,自己把好好的江山社稷弄成支离破碎,焉能稍有骄纵!心道自己果然只能做个裁判之类,瞧这点出息!做皇帝说不定便是个昏君,将来有了成绩,下半身管不管得住事小,若是种种虚荣之心膨胀之后,不知道会否昏庸到唐玄宗那种地步!

    头脑清醒一点之后,环视三人,忽然想到朝鲜的秘密使团马上就要来到南京,不妨也听听在坐者的意见,也算考校一下两位学生的参谋能力。于是说道:

    “朕正在考虑取台湾,援朝鲜,汪先生和杜先生不妨谈谈看法。”

    汪幼清略一沉思,说道:

    “学生之意,以为先取台湾为上,此着看似一着闲棋,实则此着乃是取势和实地兼顾,实地自不待言,之所以说取势,乃是借取台湾而练兵,所谓慎重初战,便是此谓。初战必胜,胜利之后,我新军气势大涨,可为日后大战打下基础。朝鲜虽看似双方必争的要点,实则清军还差至少一手棋,视为一个缓气劫也无不可,在朝鲜此地仓促出手,若不投入重兵,并无必胜把握,然则若是投入重兵,纠缠于此,一旦陷入泥潭,于皇上大局甚是不利。故学生以为先可对朝鲜置之不理,只是瞄着朝鲜,待时机合适,再作区处可也。”

    杜濬闻言,立时反驳道:

    “学生以为,朝鲜乃为棋局之急所,而取台湾则为缓着。棋局之急所,岂能不争!正因为清军在朝鲜根基不稳,正是我大明介入良机,助朝鲜固本培元,以为将来光复辽东之又一基地。即使取台湾可作练兵,与介入朝鲜也并不矛盾。学生认为朝鲜不可不介入,却也赞同汪同学所言,此时不可重兵介入。学生以为不妨投一子作为试探,总之须得声援与实际支持相配合,稳住朝鲜局势,直至朝鲜局势朝希望的方向发展。如有可能,学生愿意出使朝鲜,以为前驱,为将来兵出朝鲜,夹击清兵埋下伏笔。”

    崇祯转头目视钱谦益,钱氏随即说道:

    “老臣认为杜濬所说有理,朝鲜方面理应布下子力,为日后铺路。”

    翌日,一艘朝鲜商船经长江秘密到达南京,沿路只称朝鲜商人,闻说南京新出了种种新奇物事,故来经商云云。此次乃是朝鲜闻知崇祯到了南京的情形,存了新的希望,秘密派了死挺大明的宋时烈带队,前来面圣。同行的还有在朝鲜宗室挑选的两位美女带着两个丫鬟,只因探知崇祯如今只有一位贵妃,朝鲜君臣也算是聊表一番心意!既是朝鲜国王之美意,一行美女先行进了宫,余下宋时烈一行则安排在一处秘宅,只待三日后面见崇祯。

    大明工商联还在筹备之中,主席还在选呢!但是不妨碍杜濬成为工商联的第一位理事,本着以商对商的原则,钦命全程陪同宋时烈一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