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想法和康宁不谋而合。

    康宁这次也算是失了面子,全都是因为征粮一事闹得,不把面子找回来她才不心甘。

    “唉,云泽,你说那些人如果爽快些不就好了吗?非要僵着。”

    宋麒身为宋家公子哥,自小也接受了无数的教导,也许是骨子里带有武将家庭的粗犷,就希望事情十分简单明了。

    宋家是以武起的家,虽然和应家一样只是勋贵,但是手上掌有兵权,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角色。

    若说江家是靠着先辈余荫在雍城中苦苦挣扎,那么宋家就是那个冉冉升起的星星。

    瑞王之所以有底气争夺太子之位,也是因有宋家在背后支撑,自古以来兵权就让人忌惮。

    显庆帝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收回兵权,只是有些麻烦,所以近年来他也在暗中提携其他的武将,还时不时的召老镇国公说话。

    宋家有宋淑妃在宫中,又有瑞王这个外孙,但也不得不暂敛锋芒,明面上是一副只效忠于皇帝的。

    可在这次征粮事件中,属于保皇党的那群人一直都在左右摇摆,拿不定主意。

    主要是显庆帝的态度太暧昧了,一会儿带着太子批奏折,一会儿又叫端王、瑞王吃个饭。

    属于保皇党的,自然会向着显庆帝,但是他们也是有家人的,背后也有些顾虑。

    纪云泽奉旨征粮,但这背后触及了不少世家大族的利益,他们这些人也不想得罪人。

    纪云泽最开始找的就是保皇派里的人,但是均未成功,这背后有些世家在插手。

    皇帝下旨强行捐粮和世家贵胄自己主动捐粮,这效果是不一样的,前者是让人看到显庆帝这位帝王有多么关心百姓,后者是让人看到他们世家大族的慈爱。

    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嚣张,都是显庆帝带来的。

    显庆帝在还是皇子时,前期并不突出,有些许透明,直到他娶了太原王氏的女儿。

    其实原本没他什么事,只是当时先帝是想把王氏许给另一个宠爱的儿子,都和太原王氏一族说好了的。

    可是没想到那位皇子遭人算计,成了残废,先帝又想安抚王家,就把王皇后赐给了当时尚未娶妻的显庆帝。

    后来显庆帝展现出实力后,王氏就开始在背后捧他,后来又联络了其他家族,慢慢的滋大了世家的野心。

    所以说,太子、瑞王、端王三个人之中,按背后支持的实力看端王要远远落后一节。

    但不到最后,结果也不可知。

    康宁公主楼玉鸾也不过是显庆帝扶持起来的另一个靶子罢了。

    “如果世家贵胄们爽快的答应了,那么戏也唱不起来。”

    戏?唱什么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