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值清明时分,江南小镇,时年十一岁的玉笙寒跟随其师尊徽明道长首次下山归来,玉笙寒跟在徽明道长身后,行走在湖畔小径上。湖边种着一棵棵柳树,因正值春季,绵绵的柳絮被风一吹,便纷纷扬扬地落下,飘扬在空中。

    此时,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传来,玉笙寒定睛一瞧,便见一个柳树下方放着一个竹篮,篮子里躺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,他快步走到那个婴儿身边,将他抱了起来。说来也怪,原本还大哭不止的婴儿,在被玉笙寒抱起的时候便停住了哭泣,还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,直愣愣地盯着玉笙寒。

    玉笙寒见这孩子生得乖巧,心里甚是喜欢,便将他抱去给徽明道长看,说:“师尊您瞧,这孩子生得眉清目秀,眉宇间隐隐透着一股子灵气,想来也是个修道的好材料。倘若这孩子是个孤儿的话,不如您就收他为弟子吧。”

    徽明将那孩子抱了过来,手指轻轻在婴儿脸颊上划过,说:“样貌确实不错,不过天资平庸了些,若想得道成仙,须得比他人努力百倍才行。”

    “那无妨,只要师尊收下了他便好。”接着,玉笙寒在那个装婴儿的篮子内,看见了一张纸,便将它拾了起来,只见上头写着‘家境贫寒,实在没有能力再多养育一个孩子,还请有能力的好心人能够收下这个孩子,好好待他’。

    “这孩子果真是个孤儿,”玉笙寒说道,“既然如此,咱们便将他带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徽明原本已经决定,此生只收玉笙寒一个亲传弟子,便再不收其他弟子,只是在见到这孩子笑颜的那一刻,便又改变了心意,点头道:“也好,我便将这孩子收下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书信上面并未提及这孩子的姓名,师尊不如替他想个名字。”

    恰在此时,一片柳絮飘下,落在了孩子的鼻尖。徽明捋了一把胡须,说:“海燕未来人斗草,江梅已过柳生绵。我想,给这孩子起名,柳生绵。”

    玄音宗内五位长老,徽明虽算不得最年轻的,却是最爱游山玩水的,因此过了这么多年,也只得玉笙寒一个亲传弟子。而玉笙寒又随了他师尊的样子,随心所欲不爱被束缚,因此玉笙寒下面,又是没有多少弟子。

    这一次徽明破天荒地带了个婴儿回来,算得上是玄音宗内的大新闻,引得全体弟子与长老都出来观摩,究竟是怎样的孩子,让徽明破了自己的规矩。原以为怎么着也该是个跟玉笙寒一样的天才,一见到那孩子,才发现他资质甚是平庸,在整个玄音宗,也就是个中下水平,因此都对徽明的行动十分不理解。

    徽明倒是无所谓,他将柳生绵交给了玉笙寒,让他俩同住。柳生绵虽然算得上是徽明的亲传弟子,但到底来得最晚,因此算作诸位弟子的小师弟。平日里跟随其他师兄们一起,修习剑法与仙术,但因为柳生绵于这方面的资质实在不强,因此徽明便建议他学习医术,这样对于其他师兄们也大有帮助。

    时间很快地过去,一眨眼,十五年过去,玉笙寒二十六岁时,遵从徽明的嘱托,带着一众师弟们下山游历。这其中,许多师弟从小就住在玄音宗,一心修炼,从未下山过,柳生绵便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二人同乘一辆马车,玉笙寒嘴里衔着一根狗尾巴草,百无聊赖地朝着一旁的柳生绵望去。

    玉笙寒原以为柳生绵顶多是小时候长得可爱些,长大了或许就歪了,却未曾想到这孩子的外貌随着年龄的增长,日渐变得精致。十五岁的少年,皮肤白皙光滑得跟块玉似得,头发乌黑茂密,眼里像盛着一波秋水,水滴顺着长长的睫毛落下,在他的眼下留下一颗勾人的泪痣。

    玉笙寒笑了笑,调侃道:“阿绵的外貌果真是倾国倾城,不愧是我玄音宗第一美男子。世人皆说玄音宗的弟子,皆是世间少有的美男子,阿绵你又是玄音宗第一美,那岂不就是天下第一美男。”

    柳生绵斜了他一眼,淡淡地说:“师兄平日里不好好修炼,便是去研究这些无聊的事儿去了?”

    玉笙寒见他始终冷着个脸,没半点表情,便说:“不是我说你,你好歹也该多笑笑,否则不是白瞎了这张脸?”

    柳生绵仍是冷着个脸,没再看玉笙寒,而是望向窗外的风景,说:“不想笑。”

    玉笙寒还想再逗逗他消遣时间,可见柳生绵压根儿没有理睬自己的意思,便放弃了这个念头。他是看着柳生绵长大的,俩人住一个屋,干啥都一起,因此他对柳生绵最是了解。柳生绵从小便性子冷,除却修炼,学习剑术,仙法,以及医术以外,对别的事情一概不感兴趣。不管发生什么,好像都没什么反应,从来只是木着一张脸,很少见到他的脸上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那头柳生绵不理睬自己,玉笙寒便摸出从师弟那儿搜刮来的小玩具玩。马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行走,震得马车本身也颠簸不已,突然,马车停了下来,前头的车夫拉开门帘,对坐在后头的玉笙寒和柳生绵说:“前头有个人,似乎是受伤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下去看看。”柳生绵说。

    玉笙寒对医术不精,因此就只是坐在车上,掀开帘子往外瞧。只见前方的道路上,一个男人奄奄一息地昏倒在那儿,柳生绵走到他身边,为他检查了一番身体,接着,同玉笙寒说:“此人中毒极深,我得将他带走,亲自替他解毒,否则他一定活不过三天。”

    诸位师尊从小便教导他们,万万不可见死不救,因此玉笙寒说:“那就把他带上来吧。”

    柳生绵蹲下/身,将男人的双臂放在肩上,试图将男人扛起来。不过他身材本就纤瘦,那男人又生得高大,实在扛不动,因此还是玉笙寒下了车,替他将男人扛到了马车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