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中事务,与前朝外廷有关的,自然是由天子和他委任的中官负责,后宫则是皇后的天下,一应事务,都要经过皇后的准许。

    天子的后宫清净,皇后说话他也听得去,宫中自然被打理得很稳妥。

    可是再怎么样,宫务的操持也是不能轻易授予他人的。

    皇后的身子若是康健,这自然一切好说,可她得养病,每天要操劳的事务太多也是不好的。

    更何况正赶上大丧,每天都要花上好几个时辰才能将事情理顺,就是没病都被累出病来了,在病中的病人就更不容易好了。

    祁元询是这么想的,可是当家主母还在,便要让丈夫操持家务,实在是不成样子。

    是以他的心虽是好的,还是让天子训了一通,说他想事情考虑得不周全,实在是糊涂了。

    皇后在病中,也只是让皇后身边的宫女、宫中的几大内监头领,每人暂且分管了几项琐事,每日上报也就罢了。

    只是祁元询虽然被小训了一通,却也不以为忤。

    作为皇太子,一直跟在父母身边,在侍疾这件事上想要表现好也很难。

    做得好了是他应该的,若是在兄弟的对比下出了什么纰漏,便是要受人劝谏的了——以此攻讦于他倒不至于,谁这么做,谁便是自绝于东宫——汉王、梁王献参,他是拿不出什么宝贝,只好捧出自己的尊亲之心,让父母亲自品鉴了。

    他那提议,也可以当成是儿子太过担忧母亲劳累了,一没让太子妃擅权,二没有让父皇抬举后宫之中存在感几近于无的妃嫔,天子、皇后自然能知晓他的本意。

    但是这个提议不妥当,其他的想法,他是真切地想要去实施的。

    献个补品药材什么的,当他不会似的。

    可是这难道就是孝心了吗?

    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,那他们也不需要回来侍疾了,东西送到就能把心意传到了。

    宣武帝驾崩后的次日,他的谥号和庙号便已经是定了的,庙号不出意外是“太祖”,谥号很长,按照大家一贯的简称方法,称之为“高皇帝”。

    太祖高皇帝的遗命,是丧仪一以俭素,按照他原本的想法,不论是哭灵还是守孝,都不必费时太久。

    只是天子到底让大行皇帝的棺椁在兴庆宫停灵二十几天,等到了诸王皆入京、哭丧守制后才安葬的。
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让诸王有机会回京奔丧,这是仁政,总不能父亲死了,下葬前让他们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吧?

    天家守制三月,倒是对民间与朝堂大臣放开了限制。

    天子言高皇帝有遗命,百姓出临三日便可释服,不禁嫁娶。

    各地臣工原本也是这个待遇,但是总不好天子都未曾除服,大臣们连成服都不着吧?

    所以在高皇帝葬至陵寝孝陵之前,诸臣工要守制哭丧。

    高皇帝下葬后,有些限制就放宽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