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幕的变化给了祁元询他是光幕爸爸最爱的崽的错觉,但是很快,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
    他又不是带着金手指穿过来的,要苟住,不能慌,不到最后胜利的时刻,不能得意忘形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祁元询的想法是对的。

    考校事后三日,天子诏册懿文太子诸子为郑王、襄王、衡王、徐王。

    由先太子之子册封为藩王,祁元詝又已失储君之位,这就证明,东宫一系已经退出了皇位争夺。

    然而,天子又令襄王元訢并秦王世子元训、晋王世子元谆、赵王世子元询分阅卫士。

    本朝制度,军队分三种,是为京营、外卫与边兵。

    如今国朝初立,拱卫中央的京营才是最为精英的部队。

    所谓“(京营)大军一出,四方慑服”一言,就极恰当地描绘出京营居重驭轻、控扼天下之能。

    分阅京营卫士,对于皇孙们来说,自然是个很大的考验。

    若是往日,代表圣天子检阅京营,他们完全能够扯虎皮拉大旗,借天子的威势震慑将士。

    更何况,他们乃是藩王世子,日后自然是要回归藩地,归他们统属的,主要是边卫,能否在短短的检阅中得到京营将士的信服,其实并不重要。

    可是,这回这一出却又不同。

    诸王世子或是父亲受天子看重,或是本身被天子看重,在这个争夺储位的敏感时机,一丝一毫的机会,都是不容许错过的。

    就算是对储位没有太多的心思,在这种情况下,也不能认怂。

    只不过,被点名检阅京营卫士的几位皇孙,有一个共同的缺点:对兵事所知不多,未曾和将士有过相处。

    襄王元訢是懿文太子的嫡子,自幼长在深宫之中,排序在东宫又非居长,连原本的太孙祁元詝都没多少机会接触京营,更别说他了。

    秦王世子、晋王世子与祁元询这个赵王世子,虽然是能征善战、战功赫赫的边塞藩王之子,但是自幼长在京师,连在王府的时候都没见过多少军队,就更别说现在了。

    如果按照他们原先的藩王培养程序的话,成婚之后才是他们该接触这些的时候,毕竟成年人和未成年的贵胄相比,自然还是成年后更有一番气势,可以慑服人。

    其他人那边是如何处理的,祁元询不知道,他知道的是,他这边,亲爹要亲自给他开课。

    作为光幕预言的造反成功的大佬级藩王——从历史上来说,以藩王之身一路打到国都称帝的,到目前为止,一个都没有,这么以来,赵王可是开创了又一项独特历史的男人——赵王对于统兵是很有心得的。

    大佬亲自开讲堂授课,祁元询当然是照着听,能照样子抄作业就更好了!

    可是,这个讲堂开着开着,祁元询发现,他爹的经验不是很管用啊!

    作为一个上马打仗、下马治国的能人,毫无疑问,赵王在统兵和为政方面,都是很有心得的。

    可是,赵王的心得都是他长期摸索出来的,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,祁元询能照抄的很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