轻歌浪漫小说网>都市青春>清山变 > 第34节 讲解
    第34节讲解

    美国股章京领班名叫裕禄,是咸丰初年湖北巡抚崇纶的儿子。崇纶有两个儿子,老大叫裕德,德胜于才,有名的不通的翰林,读《史记?封禅书》,茫然不解,称之为仙书——也就是前文所说的那个吉林巡抚。但是老二裕禄,却是旗人中的能员,以工部笔帖式入选同文馆第九期学习,毕业之后,到总署衙门当一名章京,因为才智过人,被提拔为章京领班,俗称达拉密。

    看王爷气得脸色通红,烦躁的挥手让众人各去办差,裕禄找了个由头,呆在堂上,一直到奕冷静下来,抬头向自己看来,才笑着起身行了个礼,“王爷?”

    “你怎么还没有走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,卑职在想,王爷为僚属不能进言以匡扶政事恼怒,这其中固然有其道理,但卑职想,倒不如趁此机会,向皇上进言。”

    “进什么言?”

    “王爷,自从咸丰二年,总署初创,经营与西洋各国国事往来之务以来,我大清与英、法、俄等国虽偶有不谐,致彼此兵戎相见,但那仅只是不碍大局的小节处。十余载以下,当年杀得血流成河的两国,如今彼此恰然,经贸往来无日无之,不提江南之地,就是新开的三口、黑龙江、***等省与俄国接壤之地,江海之上,帆影蔽日,往来极其繁忙。朝廷固然是日进斗金,百姓也无不获利。”

    “你到底想说什么?”

    “卑职想,有如此前例,不妨援引。我大清既然能够和西洋各国交往,难道就不能和***交往了吗?倒不如就此进言,多方展开与***交往,想来往来增加,则了解日深,也就不用担心面临***之事,朝中居然无一人可献策以国用的窘境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,”奕深以为然的点点头。关于***之事,自己不是没有在皇帝面前进言,就在今年,***派遣的外务大丞柳园前光、少臣花房义质携团来华,到天津之后,请见三口通商大臣崇厚,本来想通过总署衙门,和中国订立与英法等国同样的商贸条约。

    不料事与愿违,皇帝对于***人的态度冷淡到了极点,第一二天还好,到后面几天,***人在中国北京的管驿中居住,连食宿都无人料理!至于通商约之事,更是不理不问。柳园前光和花房义质没有办法,只好灰溜溜的返回***。回国之后,两个人在中国受到的冷遇并未成为办差不利的借口,甚至以为柳园前光有辱国体,竟致丢官。

    皇帝身为后来人,对于***的憎恨是与生俱来的,但奕等人不明究竟,以为咄咄怪事,不过事涉天子,不敢语出问询而已。

    这一次听裕禄之说,奕倒动了心思,或者,他的话并非无礼?和***人交好,乃至了解彼此,不也不失为两国交往的常态吗?

    因此,在今天的御前奏对时,他把这番话提了出来。“臣弟想,***外务大丞来华,商讨经贸之事,是连英美各国都心存观望的。而在柳园氏、花房氏回转本国之后,美国公使田贝等,也曾向臣弟及总署上下,表示了隐晦的遗憾之意——故此,臣弟想,于***互通有无之事,还请皇上早定决断。”

    皇帝深深地叹了口气,从军机处几个人的表情来看,奕的话很能够代表众人的意见,而且他也猜得出来,这番话是在和自己奏陈之前,在军机处中就交换过意见的。他固然可以乾纲独断的拒绝奕的建议,但军机处的重要性,使其不能不拿出更加合理的解释,来和众人分解清楚了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他勉强打起精神,“***人的事情,因为往来交涉不多,所以你们大多不明究竟,便如同今年***人派使者来华,朕将其所提出的要求一概回绝,在你们看来,难免有粗暴之嫌,与往年怀仁以待远的旧制不符。这里,朕给你们解释几句。”

    “德川幕府奉还大政,始于庆应年间,但倒幕派主力萨摩、长洲两处强藩,却有变成德川第二的趋势。这样一来,王政复古将城空话,于是文治派便决定以西方所行多年,政事经验丰富的议会以牵制强藩。当时推动王政复古的力量有两方面,一方面是岩仓具视为中心的急进派公卿;另外一派是为共同倒幕的萨、长、土三藩以及很少部分的尊王派的肥、尾、艺、越各落志士。在国是会议中,这些人分为急进和保守两大派系,一主文治,一主武治。且以各藩为背景的藩阀,互相对立,争权夺势,情况相当复杂。”

    奕等人一开始并未很上心,但逐渐听来,越觉目瞪口呆!这样的事情,皇帝是怎么知道的?

    皇帝看出来了,苦笑了一下,“你们这些人啊,让朕说你们什么好呢?没事的时候,不要总是在家中抱着那些四书五经翻过来调过去的看,朕不是说这些东西没有用。但身为朝廷的大臣,要学会总览时局。于各国内外政策,总要学会兼容并蓄。你们以为这些知识是朕凭空得来的吗?咸丰十七年之后,朕经常到同文馆中去,易容听课呢!”

    奕迷惑的眨眨眼,从来没有听说过他到同文馆去啊?不会是骗人的吧?

    只听他继续说道,“当时***国内已经全部平定,中央政府的组织也初具规模,但各藩仍拥有版籍和武力,各自为政,对中央的政令法制,阳奉阴违,分封制度色彩仍旧很严重,朝廷未举统一之实,王政维新的大业自然也未能贯彻始终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当时文治派的领袖名叫木户孝允,目睹如此情况,认为要巩固中央政府基础,非削弱诸藩的势力不可。于是联络大久保利通,劝说萨、长、土、肥四强藩,向朝廷建议,奉还版籍,发表废藩置县的敕诏。于是使三千余万***国民置于均等的支配统治下,地方制度统一,朝廷收全国土地兵马之权于中央,巩固政府基础,至此,数百年的封建制度,遂告废绝。”

    说道这里,他又开始沉重的喘息起来,惊羽赶忙上前,为他摩挲后背、胸膛,“皇上,您要是难过的话,等一会儿再说吧。”

    “朕没事的。有些事,现在说总好过日后朕还要为此走脑子。”用过一杯参茶,喘匀了几口气,他又说道,“***政体的种种繁杂,日后你们若是愿意更详尽了解的,可以到同文馆去,请西洋教习给你们解说。朕所说的,也只是一个大概。但不管***人对于奉还大政的态度是怎么样的,有一个共通的目的,就是发愤图强,全力追求与欧美各国的地位相等的目标,是上下一心,共同一致的。但这种谋求发展,便不可避免的与我大清发生了纠纷。”

    “朕便拿琉球之事来分析吧。***人所说的,琉球两属之地的论据基础在于当年丰臣秀吉用兵朝鲜,派岛津家徵至琉球征集粮饷,为琉球王所拒。后来***擅自把琉球归入萨摩藩。之后,岛津家久领兵入侵琉球,***强定琉球税额,清查户口,检查土地,设立机关,又迫琉王不得与明朝通好。所以说,***所说的两属地位,仅仅指近代以来***在行政区划上强行对琉球控制造成的局面,并非历史形成。但***人如此以非是之论,大言不惭的要求琉球王为***天皇亲政事而到***行朝贺之事,所谓何来?很简单的一句话,不过是在探听我大清的态度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