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家曾有个幺子,但这是谁也不敢提的话题。因为谁一提到这话,李家老太太就会气不顺,气不顺了,以李家的权势吃亏的肯定是自己。

    毕竟李家虽是李夫人做主,可一些事上老太太还是很有话语权的。

    故而民间小道有传闻说那李老太太是想要男孩想疯了,可惜她那儿媳生幺子时坏了身子,很难再次生育。

    李家的主要大权是掌控在李夫人手中的,李夫人的娘家在京城有关系,所以即使多年她生不出孩子了,李家也不敢对她说什么。

    且这李夫人善妒,这李老爷外出流连花丛可以,家中养无数小妾也可以,但留子嗣就绝对不行。

    为此李夫人与那李老太太几乎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大吵一架。

    子嗣成了问题,李家对唯一的女孩也就要求严厉起来。

    李浅芸六岁前活得无忧无虑,时常捧着书卷读着那些拗口深晦难懂的诗词文章也没人会注意,李家上上下下几乎只围着那最小的孩子转,连李夫人的重心也都放在了那唯一的小男孩身上,也就是李浅芸的弟弟。

    可在那唯一的弟弟不小心落水身亡后,一切就变了。李浅芸记得,弟弟死的时候只有三岁,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,那墓碑上也只留下了他的乳名。

    那是一个雨夜,李家举办了一场浩大的盛宴,因为李家唯一的一个男孩满三岁了,庆生。

    这场宴会邀请了坞州上上下下许多不同道的人,这足以表现李家对这个唯一男孩的宠爱。

    宴席进行到一半,三岁小孩本就易疲惫体力不支,当即闹着要睡觉。可他喜欢缠着姐姐玩,于是李夫人便让李浅芸抱着弟弟回房间休息。

    回了房间,小孩忽然又有了精力,缠着闹着要玩,六岁的李浅芸就带着他坐在椅子上看书,弟弟不老实,时常伸出手乱扯乱折书页,李浅芸生气了,捧着书挪了处地方。弟弟歪歪扭扭地跟上去,不愿意离开姐姐,同时手也放在膝盖上,不敢乱动乱摸了。

    看管他们的是一个年轻的丫鬟,因着来往宾客甚多,处处都要人做事,丫鬟在旁边守了会,见两姐弟和和谐谐地看着书,叮嘱了小小姐几句就去帮忙了。

    在丫鬟走后,弟弟就突然哭闹起来,李浅芸看书正入迷着,于是只得放下书过去哄他,拍着他的背,轻轻给他唱着摇篮曲。

    没一会,弟弟就睡着了,打起了小小的呼噜,李浅芸也终于有时间安心看书了。

    弟弟的房间没有书,但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小玩意,李浅芸看完手中这本想起了自己房间里的画本。

    于是起身走到弟弟面前,弟弟的睡姿很可爱,小小软软的身子窝成一团,小手握拳放于胸前,她看了眼睡着的弟弟,想了想曳好被子,最后收好书打算回房间拿书。

    但她忘忘没想到的是,也就是这一来一回的过程中,她的弟弟醒了。

    三岁的小孩醒来看见房间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,瞬间就瘪着嘴哭了起来,爬下小床的时候还摔在了地上,被子连带着一起掉了下来,于是他哭得更厉害了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没有人过来哄他抱他,熟悉的姐姐乳娘都不在,小孩哭得上气不接下气,小棉袄乱糟糟的。

    他伸手撑在地上慢慢爬起来,刚走几步就又摔在地上,因走得速度较快,摔倒在地很久都爬不起来。

    小孩子不知道什么叫恐惧害怕,只知道痛知道下意识的哭出来,好不容易爬起来,他一边叫喊一边拿着自己的小棉鞋赤脚跌跌撞撞地出门,想要去找姐姐还有爹娘。

    门槛对他来说很高很高,他爬过去的时候又摔了一跤,红色的小棉鞋被摔了出去,天下着大雨,小棉鞋立马就湿透了。

    他哭着叫喊着,没人理他,声音都沙哑了,那双平日里最喜爱的小鞋落在不远处,他努力站起来去拿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