轻歌浪漫小说网>修真仙侠>巨星 > 第985章 985 片酬波澜
    好莱坞演员的片酬一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,因为演员们往往拍摄一部电影就可以有上千万美元的收入,比起依靠唱片、演唱会、商演来扩大收入的歌手来说,演员们每一部电影的片酬都是明码标价的,自然更加惹人眼红。而且,演员的片酬也是衡量他们地位的标准。

    好莱坞电影发展历史上,可以分为三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以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崛起为标志,阿诺德-施瓦辛格拍摄“终结者2”时拿到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片酬为分水岭,在此之前演员们的片酬大部分一百万以下就能够解决,制片公司和各大院线的利润十分高;但是在此之后,演员片酬节节攀升,直接导致电影成本不断上涨,也使得好莱坞的商业大片比例逐渐加重。

    一千五百万美元,这就是九十年代前半期衡量顶级巨星的标准,阿诺德-施瓦辛格、汤姆-克鲁斯、哈里森-福特等人都是一千五百万俱乐部,能够拿这个级别片酬的好莱坞演员,没有超过二十个,这就是好莱坞顶尖的标杆。

    所以说,“生死时速”之后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都愿意给雨果提供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片酬,才被认为是跨越式的发展,得到了里克的绝对重视。

    第二阶段的起点则是1996年,依靠“变相怪杰”、“神探飞机头”系列、“阿呆与阿瓜(dub。and。duber)”成为喜剧天王的金-凯瑞,在接拍“王牌特派员(the。cable。guy)”时,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开出了两千万美元的片酬,正式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两千万时代。

    “王牌特派员”是一部值得载入史册的电影,不是因为这部电影票房极其出色,事实上这部电影还差点亏本了,四千七百万美元的成本有将近一半都是金的片酬,而结果电影北美票房仅仅六千万,全球票房也才刚刚迈过一亿门槛而已,可以说是一部失败的作品,但这部作品却在好莱坞历史上有着改朝换代的重要作用。

    不仅因为这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部支付了两千万美元片酬的电影,同时还因为这部电影提高了喜剧电影的制作成本门槛,这成为了各大电影公司最为头疼的一件事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还是因为“烂仔帮(frat。pack)”在这部电影之后就此成立。

    所谓的烂仔帮,可以算是一个组织,由一群当时并不非常走红的喜剧演员组成,他们全部都隶属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,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决定打包捆绑出售这一批喜剧演员,他们拉帮结伙、互相捧场,以“一个好汉三个帮”的姿势参与、助阵彼此主演的电影,这种团队作战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,以不高的片酬造就了多部喜剧电影的票房记录。

    烂仔帮的帮主是本-斯蒂勒,他就是“王牌特派员”的导演,核心成员包括了威尔-法瑞尔(ill。ferrell)、欧文-威尔逊(oen。ilson)、杰克-布莱克(jackblack)、文斯-沃恩(vice。vaughn)、卢克-威尔逊(露ke。ilson)、史蒂文-卡瑞尔(steve。carell),其后新生代喜剧明星塞斯-罗根(色th。rogen)、乔纳-希尔(jonah。hill)、詹姆斯-弗兰科等人也都和烂仔帮有紧密联系。

    另外,贾德-阿帕图(judd。apato)、詹妮弗-安妮斯顿、保罗-路德(paul。乳dd)等人也都和烂仔帮有过硬交情。

    烂仔帮几乎可以说是好莱坞喜剧电影里最重要的一环,虽然说烂仔帮正式成立应该是在2004年,但“王牌特派员”却是萌芽。而在这之后,整个好莱坞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,两千万俱乐部正式成立。

    汤姆-克鲁斯、汤姆-汉克斯、金-凯瑞、阿诺德-施瓦辛格、哈里森-福特等人都成为了两千万俱乐部成员,之后的威尔-史密斯、布拉德-皮特、约翰尼-德普、莱昂纳多-迪卡普里奥、乔治-克鲁尼等等,也都相继成为这个俱乐部成员。

    茱莉亚-罗伯茨在世纪交接时,成为好莱坞历史上第一位跻身两千万俱乐部的女演员,在她之后,卡梅隆-迪亚茨、安吉丽娜-朱莉、桑德拉-布洛克也都先后跻身到这个俱乐部行列。

    最后的第三阶段则是演员片酬方式的改变,两千万成为制片公司可以接受的片酬极限,但伴随着制作成本和票房收入的增加,演员的身价依旧在增长,于是八十年代末就已经出现的“片酬加分红”逐渐成为主流基础片酬自然不可同日而语。

    约翰尼-德普接拍“加勒比海盗4”时,基础片酬是两千万,但是加上票房分红之后,则高达五千六百万;小罗伯特-唐尼接拍“钢铁侠3”时,基础片酬同样是两千万,而高额票房分红到手之后则让他的片酬达到五千万。

    这些演员名义上依旧是两千万俱乐部成员,好莱坞最高片酬自从1996年之后就没有改变过,但演员真正到手的片酬却发生了巨大变化。制片公司更多是以票房分红的方式来提高演员的地位,同时也将演员的票房号召力与电影成绩更加紧密地捆绑到了一起。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    雨果之前“生死时速”和“低俗小说”片酬都超过了三千万美元,但都是票房分红的特例,雨果在这两部作品中的基本片酬都十分低廉。类似的情形在九十年代偶尔出现,却不是主流。

    但不管如何,两千万俱乐部就是二十一世纪前后衡量顶尖巨星的重要标准,对此,雨果自然不会忘记,他很清楚地记得这一天将会在1996年“王牌特派员”的签约时刻到来,掀起了轩然大波。毕竟,“终结者2”开创一千五百万片酬的时代,仅仅才过去五年而已。

    可是,卡梅隆此时却说,现在好莱坞就出现了第一个两千万片酬?足足提早了两年!为什么,难道是因为他这只小蝴蝶的翅膀又闪动了亚马逊的飓风吗?

    “哦,两千万美元?这可是一个意外消息,估计现在好莱坞已经沸腾了吧。”雨果不由轻笑着调侃到,不过脑海里却开始猜测目标了,难道是汤姆-汉克斯?“阿甘正传”现在可是正当红,金-凯瑞的话现在肯定不可能,“变相怪杰”加上“神探飞机头”还是不够看。

    卡梅隆也可以感觉出雨果话语里的雀跃,脸上的表情就不由跳动起来,“现在各大报纸都在竞相报道,可惜你看不到那种热闹的景象。我昨天去演员工会,那里面简直就像疯了一样,所有人都在讨论着这个片酬到底是否合理。”

    的确,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,关于演员们收入过高的话题就没有停止过,拍摄一部电影就收入两千万美元,这着实是太夸张了。演员这个职业就好像是不劳而获、轻易挣钱的代名词,这也引发了越来越多人抱着一个虚无缥缈的演员梦只身来到洛杉矶。

    “如果是我,我也纳闷,怎么就给了两千万呢。”雨果耸了耸肩,“这可是我们电影投资的十倍呢。日出之前”这样的独立电影,就连一名顶级演员的片酬都支付不起,这就是现实。

    “呵呵,我看不见得。”卡梅隆俏皮地说到,却让雨果愣了愣,“怎么说?”卡梅隆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反问到,“你为什么一直没有问我,这个拿到两千万美元片酬的演员到底是谁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