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姓们茶余饭后从不缺谈资,可近来的谈资尤其丰富。

    先是听人说起颖王和宣和郡主的秘闻。要知道,宣和郡主是皇上钦点的准太子妃,忽然又和颖王有了私情,也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小道消息,倒是让不明就里的百姓惊骇不已。

    宣和郡主是京城话题榜榜上有名的人物,寻常百姓对这位不走寻常路的郡主颇有好感,是以一开始都不大相信,可那流言传的煞有其事,连宣和郡主与颖王常在何处私会,互赠了些什么定情信物都说得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就在大家险些信以为真时,流言风向陡然转变,又有人说这两人之间根本没有私情,只因看似风流的颖王其实有龙阳之好。

    颖王虽名列京城风流榜榜首,仰慕他的女子数不胜数,他却从不好女色,也从未与某位红颜知己传出些风月佳话。

    皇上皇子虽多,可除了太子殿下,也就颖王独得皇上恩宠了。这些年不少王公大臣变着法儿的想将女儿送入颖王府中,可是别说王妃了,就连侍妾也不曾见颖王有过。

    倒是前些日子,颖王特意向皇上讨要了几名俳优,领着一大群人从皇宫回府,浩浩荡荡的,十分壮观。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。

    别说,那几名俳优虽是男子,可生的白白净净,俊秀远山眉,秋水含情目。胜出寻常女子许多。

    这么一来,颖王有龙阳之好一事便是坐实了。从前那些倾慕他的少女芳心碎了一地,可是想起颖王的癖好终究不似常人,伤心过后也就原谅了他,日后见面大家还可以做好姐妹。

    颖王深陷这样的流言蜚语中,只能用苦不堪言这四个字形容。此刻,他正一手拖着下巴,另一只手握着折扇,不断的敲打着桌面,以此来宣泄他心中的不满。

    从颖王府到花雅楼不过五条街的距离,可是他已经收到了一名清倌送的折扇,两名少女送来的决绝书。

    外加这大街小巷的说书先生,无一例外讲的都是他与某位少年的爱恨情仇,从他府中某个长相俊秀的小厮,到江湖中鼎鼎有名的侠客,说书先生讲的是慷慨激昂,唾液横飞。

    他们的故事装订起来,便是厚厚的一册《颖王情仇录》。

    而最让他愤怒的是,坐在她对面的叶绾听了这些糟心事,竟然毫不客气的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他咬着牙,要忍住,绾绾年纪小,又是女流之辈,不可与她计较。可即便这样安慰自己,他敲桌面的动作越发快了些,“咚咚咚”的声音不绝于耳。引起不少人的侧目,叫他狠狠一瞪,都悻悻地转过头去,不敢再看了。

    颖王向来以翩翩佳公子的形象示人,如今却罕见地黑了脸,就连素日含情的桃花眼中也满是冷冽。

    “笑够了没有!”他恶狠狠的问道,握着扇柄的手上青筋暴露。

    叶绾笑得狠了,眼角都有些微微发红,她望着顾修瑜恨得牙痒痒的模样,终是轻轻按了按有些酸疼的肚子,忍住了笑意。

    “我瞧着还不错,如今整个京城谈论的对象都是你,你可是大大的名人了。”

    顾修瑜不屑地冷哼,谁要这样的名气,怕不是个傻子。

    见叶绾终于不再笑了,他收敛了怒意,又黯然说道:“如今就连我府中的清客见了我都退避三舍,仿佛我是吃人的老虎一般,已经有不少人主动向我请辞了。”

    还有更气人的,此事若只是民间议论纷纷也就罢了,如今就连宫中都传遍了。顾修瑜低头轻缀了口茶,又说起了一件糗事。

    就在前些日子,中宫忽然传来口谕,召颖王入宫。

    他的母妃很早便去世了,故而他自小便养在皇后膝下,与太子一同长大。可是自打他出宫开府,再往坤宁宫去的次数便少了。

    这突如其来的召见倒是让他十分吃惊,可终究没有拂了皇后的面子,进宫走了一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