轻歌浪漫小说网>玄幻奇幻>鲲鹏于飞 > 一 晋祠谋划
    历史是一堆灰烬,但灰烬深处有余温。

    ——黑格尔

    “话说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周末七国分争,并入于秦。及秦灭之后,楚、汉分争,又并入于汉。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,一统天下,后来光武中兴,传至献帝,遂分为三国。”

    这段话乃是明代家罗贯中在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中的开篇第一句,只寥寥数语,即把天下纷争说的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古人说人生要攀龙附凤,写也要攀上高枝。小可正好在此引用,并借以向古代先贤致敬。

    然而自三国起,中原大地上又经历两晋、南北朝,直至隋灭陈,再次统一中国止。中国再一次陷入了长时间的分裂,期间持续时间竟长达369年。

    隋朝文帝之后杨广即位,由于实行暴政,导致民不聊生,激起民变。一时间群雄并起,割据称王,中国又将陷入四分五裂之中。

    我要讲的这个故事,就发生在这一时期,起点就在山西的晋阳(今太原)。

    如果从山西晋阳城往西,举目所及皆是高山大川。蜿蜒罗列,俨若屏障,晨霞夕晕,朝烟暮雨,翠色如流。

    而从西山往南,又有一座高山,更是蜿蜒峻峭、气势磅礴。此山说来也奇,山腹处有一块巨石如瓮状倒悬,险极奇极,当地人因形附势,将此山唤作悬瓮山。相传南北朝时东魏大丞相高欢坐镇晋阳,遥望悬瓮山,觉得有王气升腾,认定是龙脉之所在,便把悬瓮山改称作龙山。

    在悬瓮山的山脚下,有一片红墙黄瓦掩映在绿树碧水之中,这一地点,就是所有奇景的核心——古晋名胜晋祠。

    晋祠是人们为了缅怀西周时被封在此地的唐姬虞的功绩,而在这悬瓮山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,后人称为晋祠。

    晋祠修在这崇山叠璋的怀抱中,群山掩映,风光旖旎,所以成为晋阳人游山玩水必到之处,这里每天是游人如织,车水马龙。

    在晋祠圣母殿前有一难老泉,它的潺潺清水就是有名的晋水的源头。在难老泉旁有一座难老泉亭,四角飞檐,特别气派。平时人们游玩晋祠,拜过圣母殿后,必来观赏日夜喷涌不息的难老泉,总会在这难老亭里坐一会,聊聊家常,谈谈风月。

    但是今天,这里的气氛却有些不一样!

    因为难老亭外不知是谁家的家丁把守着,所有闲杂人等都不得靠近。平常也常有有钱人家或是什么官员在难老亭中休息,外人不得靠近的情况。所以游人也就见怪不怪,只是远远地避过,或者在远处观望。

    在难老泉亭中,有一青年,身穿米色小科绫罗圆领袍衫,头戴墨黑幞头巾,举手投足间,俊雅风流,一顾一盼,风华绝代。此时他正焦急地坐在亭子里四处张望。

    很明显,他正在等人!

    五月的天气,虽然已经是比较炎热了,但是难老泉旁绿树成荫,泉水不住地外涌,倒是十分的清凉。但是那青年的额头上却不住地有汗珠渗出来。他不时地挥动折扇,时不时地把头探出亭外焦急地张望。

    诸位要问,这亭中之人是谁?

    此人便是太原留守、晋阳宫监唐国公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匆匆地从外面走来,往难老亭急急地赶去。那青年见这两人来到,显得格外高兴,连忙迎了出来,把那两人迎到亭子中。

    只见先前那青年拱手道:“裴大人,刘兄,你们可终于来了。”

    来者不是旁人,正是晋阳宫副监裴寂和晋阳县令刘文静。

    李世民迎他们进亭后,还没等他们坐下,就急着问刘文静道:“刘兄,你去突厥那里探听始毕可汗的口风,可汗是怎么说的?”

    刘文静和裴寂看来也是急急地赶来,两人也是一脸的汗水。李世民把自己的折扇递给刘文静。刘文静扇了几下后又递给裴寂,然后才对李世民说道:“在下按照二公子的安排,前往突厥探听始毕可汗的口风。可汗说了,以往唐国公进攻突厥的仇恨可以既往不咎,只要唐公反隋,突厥不仅不会在后面使绊子,还会给予一定的支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