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就是技术问题,彩色显像管、集成电路等等,没有这些,说要直接生产出一台彩色电视机来,那都是空话。

    好在市场开放后,引进国外的生产线,快速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,紧跟世界的步伐,国内越来越多的电视机厂渐渐做了起来,照目前的看来确实发展很不错。

    只是近两年来,外资引进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也日渐凸显,这是经济发展必然会面临的困境,只是作为创业者的其中一员,李建业他们急需考虑的是如何解决。

    后头生产在如火如荼的开展,前头销路打不开,那就是走入死胡同。

    走到货品积压,耗费流动资金时,更是死路一条。

    现在技术和产品质量都跟上了,李建业是有信心的,眼下市场这关键的一步是绝不能拖后腿了,不然,稍有不慎就能拖垮无数产业,怕是整个行业也将再次受到冲击。

    而李建业这次找上陶舒宏,还有请梁明远一块儿来帮忙,倒也完全不是厚脸皮,他是有自己的考量了。

    因为这两位老战友,大小也算是李建业那个小破公司的原始股东了。

    当年,李建业要创业时,确实是艰难。

    简单的两地倒卖货物,那也需要好些本钱了,他就是掏空全部家底,也只能凑够一次进货的钱,可李建业还有一大家子要养了,不能只做一次性买卖,万一要没成,不得让全家跟着他喝西北风?

    改革开放的春风就在眼前,机会实在难得,要是错过了这次,李建业也想不出他因伤复原回来,还能做点什么了。

    最后,李建业思来想去,豁出去了,打电话跟陶舒宏和梁明远借了一笔钱。

    三人都是生死兄弟,陶舒宏和梁明远得知了这一情况,也没叫李建业难为情,很爽快的借了,毕竟,两人当时哪怕就现在也是光棍一根,暂时压力不大。

    有了这笔启动资金,李建业也算是咬牙狠下了心来,必须要把生意做起来了,连轴的跑了无数个地方,凭借那股韧劲和眼光,慢慢的才有了起色。

    对于真心帮助的老朋友们,这一份患难见真情的情谊,李建业没有忘,那会儿虽然没有明确的借条,但每笔的钱,他都有记在了心里。

    陶舒宏和梁明远两人,其实根本没有同李建业分那么清了,他们都知道复原回家的战友们,离开这个他们为之奉献了青春的地方,去到另一个陌生的领域,势必要经历一段很艰难的日子才能适应的。

    李建业算是能吃苦的,自个奋斗了那么久,才真的有点像模像样把摊子支了起来,可做生意这种事儿,都有说不准的时候。

    陶舒宏跟梁明远的想法一样,当时其实就没想着真的要把李建业那笔钱收回来,只要他的钱都是花在刀刃上,没有出去乱来,两人是考虑,想等他真的稳定了再说,生意上的起起伏伏,他也好有个周转,不用被生活逼得太紧了,让人喘不过气。

    李建业瞧着两位跟他都是过命的交情,就没再说那些见外的话了,承了陶舒宏和梁明远的情,找了个折中的法子,把钱换算成股份,投到了他的小破公司里。

    近年来,生意做了起来,陶舒宏和梁明远也能拿到些分红了,一开始两人是真没想要收的,总觉得自己啥也没出了,有点占便宜的感觉。

    推辞了半天,还是李建业说了句过来人的忠告,就当是两人提早给自己攒的老婆本了。

    陶舒宏和梁明远也是见识过养家糊口的艰难,两人没再矫情了,想着以后谁有困难他们能搭一把是一把,不要不违法乱纪肯定是义不容辞了,绝不白拿钱的。

    这次拿彩电回来,倒不是什么大难题,李建业其实也是想做点宣传扩大销量。

    城市里拼不过,就往乡镇去,日子好了每家有个大件能用好几十年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。

    像陶舒宏和梁明远这样的情况,休假的目的很明确,是要解决个人问题的,那更是一个好时机了。